盡管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令自己像個轉(zhuǎn)得停不下來的陀螺,李小平還是盡力擠出時間增進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李小平的倡導下,空間院在本科生中實行了全程導師制,她作為導師指導的三年級本科生蔡信岳也是研制皮衛(wèi)星的骨干之一,“李老師總是積極爭取,為我們創(chuàng)造各種開闊視野的學習機會,比如,我們有更多機會與包為民院士、尤政院士、孫家棟院士這樣的業(yè)界泰斗面對面,聽他們講述航天知識,指點學習研究上的迷津,這是許多學子可望而不可及的??梢哉f,我心里的這顆航天夢種子,就是李老師埋下的。”身為空間院的一員,蔡信岳說他真切體會到了一種歸宿感和自豪感。
執(zhí)念——情寄科研,劍指臨近空間前沿科學領域
臨近空間由于介于航空與航天領域之間,留下了學術研究和實際應用開發(fā)的大片空白。近年來,臨近空間以其特殊的開發(fā)應用價值引起國際國內(nèi)高度關注。我國啟動了臨近空間戰(zhàn)略開發(fā)重大專項工程,其中,“黑障”問題更是長期困擾著航天界的一道國際難題,這一難題也成為了李小平科研團隊介入臨近空間測控前沿領域的切入點。
2009年前后,李小平帶領的課題組開始了“等離子鞘套下測控通信基礎理論”相關問題的研究。面對巨大的科研擔子,無論工作日還是周末,深夜亦或清晨,李小平總是最早到達辦公室和最晚離開的那一個。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在國家臨近空間測控與通信基礎理論研究重大專項一期測控項目完成的基礎上,李小平成為二期全國16個國家重大專項基礎理論項目唯一的女技術首席,躋身重大專項測控通信領域?qū)<医M。
“我一般不會選擇放棄?!崩钚∑竭@九個字,字字透著堅定,攥著韌勁兒,“每個人都會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難,它仿佛一道無邊的鴻溝,眼看就要鉗制住你正要邁開的腳步,但其實,你只要再努力一點,再多拼一把,再將腿抬高一些,這道溝就跨過去了。尤其是年輕人,切忌患得患失,要能擔當?shù)闷鹭熑?,將眼光放長遠些,既要有耐心、有想法,還要有執(zhí)行力,只有真正拼了,才能取得成功?!?/p>
依托逐漸完善的平臺,李小平團隊進一步凝練方向,面向航天飛行器、武器裝備及工業(yè)領域相關測試、控制和通信的基礎理論問題和關鍵技術,不斷深化研究,在天地一體化測控網(wǎng)和網(wǎng)絡技術、非接觸式電磁測量和診斷、空間信息處理等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的突破。2014年初,李小平主要負責的科技部國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臨近空間高速飛行器等離子鞘套信息傳輸理論”項目啟動,成為學校第一個獲批的民口973項目。
坐待時機是不被容許的,李小平扎實積累、積極進取的行事風格引領團隊又拓展了脈沖星信號處理與深空探測、“西電一號”微小衛(wèi)星計劃等項目,繼續(xù)探索神秘的空間領域,實現(xiàn)了多方向多學科思想碰撞融合,開啟了系統(tǒng)工程能力的建設。
采訪進行到一半時,一位年輕老師敲門進來,在辦公桌上放下一摞材料請李小平簽字——
近幾個月來,在經(jīng)費數(shù)額達9000余萬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儀器專項項目“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的項目申報上,李小平和她的團隊已傾注了大量精力和汗水?!敖衲?,團隊成員個個都在加班加點,為了完善今天就要上報的這份項目申報書,昨晚我們幾位老師還一起討論研究到12點多,只要材料沒上報,就總感覺還有地方要改,只有將申報書真正交出去的那一刻,才是我們提著的心落下來的一刻?!逼届o和緩的語氣背后,不知藏著團隊成員多少個伏案熬紅雙眼的不眠之夜。
從一個簡單的標點符號,到一句話的用詞是否精確,李小平一如既往地執(zhí)著于所有的細節(jié)。她說自己總感到有無形的力量在背后推著自己這么較真兒,“吳振森教授是我們項目組的顧問,昨天我們幾位老師一起去看他,已經(jīng)年過七旬的吳教授晚上還堅持要來辦公室加班,感動之余,體會更深的是一種見賢思齊的鞭策。壓力面前,我們年輕人需要的不是抱怨,在工作中,我們更應為做到精益求精而拼盡全力,因為,只消一點細微處的疏漏,就很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p>
“李老師對待工作極大的熱忱和一絲不茍的精神,讓團隊里一起日夜奮戰(zhàn)的每一個人都深受鼓舞。”空間院教師方海燕還談到,學院及課題組這些年的發(fā)展,無不凝聚著李小平教授的心血,尤其是在年青教師的培養(yǎng)方面,李老師一直用心良苦,“這點我深有體會,剛進課題組時,我的專業(yè)與課題組的研究差異較大,但李老師認準成長需要磨練,對我給予了極大的信任,仍然讓我負責了一個方向的研究,從故障診斷到脈沖星導航,一步一步,在她的耐心指導和扶持下,我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以及承擔項目和帶領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p>
“沉甸甸的工作重擔壓在肩上,您是怎樣始終保持這份從容的?”采訪結(jié)束前,很想聽李老師談談她的秘訣——
“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工作,我從來不將這些當作是苦的事,對我而言,這不是負擔,而是樂趣,是我身為一名教師的本分?!闭f這話時,李小平的言語還是那樣真誠溫和,笑起來,眼角綻出些細小的皺紋,目光中流淌出一種果敢堅毅。
(文/西電新聞中心·吳華)